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年曆


這是李昀龍年曆

大頭照


這是我跟李昀龍的大頭照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蚜蟲


蚜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 蚜蟲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亞目:
胸喙亞目 Sternorrhyncha
總科:
蚜總科 Aphidoidea

包括10個科:
短痣蚜科 Anoeciidae
蚜科 Aphididae
斑蚜科 Drepanosiphidae
毛管蚜科 Greenideidae
扁蚜科 Hormaphididae
大蚜科 Lachnidae
長痣蚜科 Mindaridae
瘤蚜科 Pemphigidae
吮蚜科 Phloeomyzidae
群蚜科 Thelaxidae
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又稱蚜蟲總科,學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約4400,其中多數屬於蚜科。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1]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於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
蚜蟲的大小不一,身長從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parasitic wasp)、食蚜癭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crab spiders[2]草蛉Chrysopidae)以及昆蟲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綠僵菌)。
蚜蟲在世界範圍內的分佈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於溫帶地區。另外,物種的多樣性在熱帶比在溫帶要低得多。蚜蟲可以進行遠程遷移,主要是通過隨風飄蕩的形式來進行擴散;例如,萵苣蚜蟲被認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紐西蘭傳播到塔斯馬尼亞[3]而一些人類活動也可以幫助蚜蟲的遷移,例如對附著蚜蟲的植物進行運輸的過程。
目錄[隱藏]
1 分類
2 身體構造
3 攝食
4 共生關係
5 繁殖
6 演化
7 敵害
8 防禦
9 對植物的影響
10 參見
11 參考資料
//

分類
蚜蟲屬於半翅目胸喙亞目下的蚜總科。此外,雲杉綠球蚜(Adelges viridis)、雲杉癭球蚜(Adelges abietis)和冷杉球蚜(Adelges piceae)等一些球蚜蟲則屬於「球蚜科」,而非「蚜總科」。
蚜蟲、球蚜根瘤蚜(Phylloxera)之間具有非常近的親緣關係,都屬於吸食植物液汁的昆蟲。它們可以被分在同一個總科下(Blackman and Eastop, 1994),也可以被分為兩個總科(即蚜總科和球蚜總科或木虱總科)。[4]與蚜蟲相似,球蚜吸食植物的韌皮部;與蚜蟲不同的是,球蚜不會產生蜜露或腹管分泌液。[5]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是一類能夠引起葡萄疾病的害蟲,其所引發的葡萄瘟疫曾經摧毀了19世紀法國葡萄栽培業。球蚜有時也被稱為蚜蟲,但更準確的說法應是類蚜蟲昆蟲,因為它們沒有蚜蟲所特有的尾片(cauda)和腹管[1]

身體構造

蘋果蚜蟲(Aphis pomi)的不同生命階段和不同性別
大多數蚜蟲具有柔軟的綠色軀體,但其他顏色也很常見,如黑色、棕色和粉紅色。蚜蟲有多達六個觸角[1]蚜蟲通過被稱為stylet的口器來吸食植物汁液,stylet被包裹在稱為rostrum(相當於下頜骨)的鞘中。[6]它們還具有細長的腿,跗節為兩節兩爪。
大多數蚜蟲具有一對腹管,用於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禦液(「腹管蠟」),[6]成份為甘油三酸酯。一些類型的蚜蟲也可以分泌其他類型的防禦液。[1]
蚜蟲有類似於尾巴的刺突,位於直腸孔上,被稱為尾片(cauda)。它們具有兩個複眼,每個眼的後方和上方各有一個視突起,從而形成三個視覺系統。[7][8]
當蚜蟲的宿主植物的狀態變差或蚜蟲數量過於擁擠時,一些種類的蚜蟲會產出具有翅膀的後代,從而能夠散布到其他食物源。在一些種類或形式的蚜蟲上,口器或眼變得更小甚至消失。[1]
攝食

攝食
蚜蟲大多為寡食性或單食性,即它們只以一種或少數幾種植物為食。也有少量蚜蟲為多食性,如綠色桃蚜蟲(Myzus persicae),能夠以不同科的數百種植物為食。
蚜蟲以植物的韌皮部導管中汁液為食,其進食方式是被動的,因為一旦導管被刺穿,在高壓作用下,汁液就會自動進入蚜蟲的食道。在進食過程中,蚜蟲常常會將攜帶的植物病毒傳播到宿主植物上,如馬鈴薯穀物甜菜柑橘等。[6]這些病毒有時能夠導致植物死亡。
植物內含有低濃度的含物質用於製造蛋白質。這就使得蚜蟲要攝入大量的超過自身體積的汁液才能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而多餘的液體就會通過直腸以蜜露(honeydew)排出。由於排出的體積如此之大,有時會「像下雨一般掉落」。[1]蚜蟲的蜜露富含糖類

共生關係

螞蟻放養下的蚜蟲
部分種類的螞蟻能夠「畜養」蚜蟲,在保護所養蚜蟲的同時,採集蚜蟲所分泌的蜜露作為食物,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共生關係」。飼養蚜蟲的螞蟻通過用觸角戳蚜蟲的方式來「擠奶」。[9]因此,有時候這些被飼養的蚜蟲又被稱為「螞蟻奶牛」。
一些養蚜蟲的螞蟻會採集蚜蟲的卵並儲存在巢內以渡過寒冷的冬季。到了春天,這些螞蟻又會將新孵化出的蚜蟲搬運到植物上。還有一些種類的螞蟻,如黃墩蟻(Lasius flavus)甚至能夠在自己的巢穴中用植物的根作為飼料來「圈養」大量的蚜蟲。[10]當這類螞蟻要建立一個新的巢穴時,它們的蟻後會攜帶一個蚜蟲的卵到新的地下巢穴重新建立起圈養蚜蟲群。螞蟻們通過趕跑蚜蟲的天敵來保護自己所養的蚜蟲。[9]
在螞蟻-蚜蟲這種共生關係中有時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一類被稱為小灰蝶蝴蝶參與了紅蟻(Myrmica)和蚜蟲的共生關係。例如,黑灰蝶(Niphanda fusca)會將卵產在螞蟻所養的蚜蟲所在的植物上。當卵孵化出毛蟲後,這些毛蟲會以蚜蟲為食。但螞蟻並不是將毛蟲趕跑,而是將它們帶回巢中。在巢中,螞蟻繼續餵養毛蟲,而毛蟲也能夠分泌蜜露供螞蟻食用。當毛蟲長大後,它們會爬到巢穴的出口並化。兩個星期後,蝴蝶就破蛹而出了。[11]
一些針葉林中的蜜蜂也會採集蚜蟲所分泌的蜜露來製造蜂蜜[6]
許多蚜蟲是內共生細菌的宿主。這些細菌能夠合成一些蚜蟲無法從植物韌皮部獲取的必需胺基酸[12]

繁殖

一隻蚜蟲正在直接產出小蚜蟲
一些種類的蚜蟲具有獨特而複雜的生殖適應,另一些則相對簡單。這些適應包括有性無性生殖,產卵或直接產出幼蟲(胎生),以及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在木本草本植物之間轉換。[1][13]
許多蚜蟲會發生周期性的孤雌生殖。在春季和夏季,蚜蟲群中大多數或全部為雌性,這是因為過冬後所孵化的卵多為雌性。這時生殖方式為典型的孤雌生殖和胎生。變化後的減數分裂導致所產的卵在遺傳上完全等同於它們的母親(孤雌生殖)。而胚胎在母親卵巢管內發育,從而產出時為第一的雌性幼蟲(胎生)。這些幼蟲與它們的母親除了大小以外完全一樣。
這樣的生殖循環一直持續到整個夏季,大約20-40天能夠繁殖多代。因此一隻雌蟲在春季孵化後可以產生數以億計的蚜蟲。例如,甘藍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能夠繁殖41代雌性,如果全部成活的話,可以達到1.5×1027個後代。
到了秋天,蚜蟲開始進行有性生殖和卵生。光照周期溫度的變化,或者是食物數量的減少,導致雌性蚜蟲開始產出雄性幼蟲。雄性蚜蟲與它們的母親在遺傳上是等同的,只是少了一個性染色體。這些蚜蟲可能缺少翅膀甚至口器。[1]雄性和雌性進行交尾後,雌性就開始產卵。這些卵在度過冬季後,孵化出帶翅膀或不帶翅膀的雌性蚜蟲。但是,在溫暖的環境中,例如在熱帶或在溫室中,蚜蟲可以數年一直進行無性生殖。[6]
有時一些物種在夏天會產出帶翅膀的雌性,以應對食物數量和質量的下降。這些帶翅膀的雌性蚜蟲會遷徙到新的植物(常常為不同類型植物)上開始繁殖新的種群。例如,蘋果蚜蟲(Aphis mali),在其典型食物源的植物上繁殖了數代無翼雌性後,會產出帶翅膀的幼蟲,從而能夠飛走並重新定居到草地或穀類的莖上。
還有一些蚜蟲有重代(telescoping generation),也就是說,孤雌生殖且胎生的雌蟲體內的幼雌蟲體內也有自己的下一代。因此雌蟲的攝食能夠影響多代(其「女兒」和「孫女」)的體積和繁殖率。[14][15]

演化
蚜蟲很可能早在2億8千萬年之前的二疊紀早期就已經出現。那時它們可能是以Cordaitale或蘇鐵植物為食。已知最古老的蚜蟲化石是來自三疊紀的物種Triassoaphis cubitus Evans。[16]蚜蟲的物種數量曾經很少,但隨著1億6千萬年前被子植物的出現而開始增長。被子植物也使得蚜蟲開始特異化。而蚜蟲的特徵器官——腹管,直到白堊紀才出現。


敵害
蚜蟲的身體柔軟,因此具有大量的昆蟲天敵。蚜蟲也常常受到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的侵染。此外,蚜蟲也容易受天氣,如降雨[17]、氣溫[18]、風[19]等的影響。


攻擊蚜蟲的昆蟲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蚜獅蟹蛛[2]草蛉等。
侵染蚜蟲的真菌包括弗氏新接霉蚜黴菌(Neozygites fresenii)、蟲霉(Entomophthor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龜子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昆蟲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us),如蠟蚧輪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蚜蟲一旦黏上了空氣中真菌的孢子,這些孢子就會發芽並穿透蚜蟲的皮膚,在蚜蟲的血淋巴(相當於脊椎動物的血液)中生長。三天之後,蚜蟲死亡,真菌釋放出孢子到空氣中。受感染的蚜蟲體表會覆蓋上一層羊毛狀物質並且不斷變厚直到蚜蟲死去。[17]
蚜蟲容易由於不好的天氣(如春季凍融期)而死亡。[20]過高的溫度會殺死蚜蟲體內的共生菌,從而使得蚜蟲缺乏營養而死。[21]降雨會阻止帶翼蚜蟲的遷移,並且會將蚜蟲從植物上擊落使得蚜蟲由於撞擊或飢餓而死亡。[17][22][23]然而,明尼蘇達大學的昆蟲學家Ken Ostlie指出,不能夠依賴降雨來控制蚜蟲數量。[24]

防禦

蚜蟲從腹管中分泌出防禦液
蚜蟲柔軟的身體無法保護它免收天敵和疾病的侵害。因此,蚜蟲發展出了多種自我保護的防禦方式。一些種類的蚜蟲能夠與植物組織作用,使得植物形成一個(一種不正常的植物組織增生),而蚜蟲就可以生活在癭中,從而保護它免受天敵的捕食。這些能夠造癭的蚜蟲中的許多都能夠異化出一些具有防禦功能的「士兵」蚜蟲來保護癭。[25][6]例如,亞歷山大角倍蚜是一類士兵蚜蟲,它們具有堅硬的外骨骼和類似於的口器。[26]中國麩蚜(Melaphis chinensis)能夠造出一種特殊的癭。這種癭被用作製造中藥五倍子,治療咳嗽腹瀉痢疾盜汗以及止出血和子宮出血。此外,這種癭也是生產單寧酸的重要原料。[6]
還有一些蚜蟲(卡綿蚜)能夠分泌一層絨毛狀的蠟覆蓋於體表來進行防護。[6]甘藍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能夠儲藏和釋放出發生劇烈化學反應併產生強烈芥末油氣味的化學物質來嚇跑天敵。蚜蟲也能夠通過踢等動作來攻擊蚜繭蜂從而保護自己。
通常認為腹管是分泌蜜露的器官。[27][28]但實際上,蜜露是從蚜蟲的肛門分泌出來的,[29]而腹管的作用是分泌化學防禦物質,如蠟。也有證據表明在一些情況下,腹管蠟能夠吸引蚜蟲的天敵。[30]

對植物的影響


羽扇豆莖上布滿了蚜蟲
受蚜蟲侵害的植物具有多種不同的癥狀,如生長率降低、葉斑、泛黃、發育不良、卷葉、產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蚜蟲對於汁液的攝取導致植物缺乏活力,而蚜蟲的唾液對於植物也有毒害作用。蚜蟲能夠在植物之間傳播病毒,例如桃蚜(Myzus persicae)是超過110種植物病毒的載體,棉蚜(Aphis gossypii)常常傳播病毒于甘蔗番木瓜落花生[1]蚜蟲對於1840年代由於馬鈴薯感染馬鈴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而導致的愛爾蘭大飢荒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31]
蚜蟲所分泌的蜜露覆蓋於植物表面有利於真菌的傳播,而這些真菌又會對植物造成損害。[32][33][34]而蜜露也能夠降低殺真菌劑的效果。[35]
1970年代中期Owen和Wiegert曾提出一種假說認為昆蟲對植物的攝食能夠提高植物的健康。他們認為排出的蜜露能夠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固氮微生物,大量繁殖。在含氮較低的環境中,這會有助於那些受蚜蟲侵染的植物的生長。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支持這一假說。[36]
由於蚜蟲對於植物,特別是經濟作物的危害,人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試圖對蚜蟲的活動進行控制。[1]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長臂猿

談雜技。這些長臂猿在婆羅洲可以迴旋的分支部門,有時高達30英尺。還不用繩索或安全網!

大熊貓

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中國的四川、陝西 、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眼鏡蛇與鼠蛇

鼠蛇可能看起來像眼鏡蛇,但眼鏡蛇更想吃鼠蛇的午餐!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青蛙

一隻可愛的青蛙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企鵝短片

很棒的企鵝短片 (來自國家地理頻道)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蝴蝶羽化

正在羽化的蝴蝶

蜘蛛

一隻大蜘蛛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藍灰蝶


藍灰蝶(學名:Pseudozizeeria maha),台灣多稱沖繩小灰蝶,香港稱酢漿灰蝶,中國也有稱酢醬灰蝶、又名小型小灰蝶、酢醬小灰蝶、大河小灰蝶等,屬(小)灰蝶科,藍灰蝶亞科,是平地最常見的小型蝴蝶。成蟲常於草地、樹林邊以及路旁低飛,也常出現在各種草本植物旁。成蟲以及各蟲期整年都可見到。
成蟲特色
雄蝶翅背為有光澤的淺藍色,前翅外緣及後翅前緣皆有黑褐色邊。室端部有黑褐色斑點。黑邊、黑點在低溫時有消退甚至消失的跡象。雌蝶背底色呈黑褐色,翅基部有藍色亮麟,低溫期較多,有時可達雄蝶高溫期藍色斑發達程度。高溫時亮麟則減退或消失。
幼蟲
卵常出現在黃花酢醬草背面,為扁平的盤狀構造,直徑約0.6毫米,高約0.25毫米。幼蟲有綠色及褐色兩種,背部中央有暗線,覓食後(常以黃花酢醬草為食),可在土壤縫隙或石塊下發現。幼蟲亦在石塊下或土壤縫隙成蛹,為縊蛹
分佈範圍
藍灰蝶分佈相當廣,西起巴基斯坦、印度到東邊的日本、台灣甚至菲律賓(高海拔)皆可發現其蹤跡。在臺從平地到海拔2000公尺的高山皆可發現藍灰蝶的身影。
與莧藍灰蝶比較
藍灰蝶與莧藍灰蝶(Zizeeeria karsandra)非常相似,但不同於莧藍灰蝶翅背呈靛藍色,藍灰蝶翅背則是淺藍色,且體型稍大。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又稱黑肢猴,學名Macaca cyclopis(cyclopis是指圓的,學名意指「圓頭的獼猴」),英文名為Formosan macaque或Formosan rock-monkey,台灣特有種,是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屬於舊世界猴。是除了人類之外,唯一原住於台灣靈長類


特徵
臺灣獼猴的前肢比後肢短,各肢具有五趾。頭圓,臉扁,額裸出,顏面呈淡紫色,或深或淡,隨個體的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台灣原住民將其分為白臉與紅臉,臉頰上並長有粗雜的長鬚,尾粗狀多毛,全身被厚而軟的毛,冬季呈棕灰色,夏季呈棕綠色,四肢較黑故有黑肢猿之稱。股間有顯著的紅棕色的大斑。一般而言,雌猴體型較雄猴小,顏色也較淡。


習性
分佈在低海拔至3300公尺的高山,尤以中低海拔分佈最多。主要在白天活動,為群體生活的動物。
根據記錄,台灣獼猴食用的植物包含85科300種,以果實為主,其他還有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對於食用植物的部位,會因季節月份和乾溼季變化而有所不同。
台灣北部福山地區的台灣獼猴有多個過夜地點,而台灣南部墾丁地區的猴群則有少數幾個固定過夜地點。


保育現況
(高雄市,高雄縣) 地區的台灣獼猴保育現況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是臺灣特有種動物之一,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研究者自19 93年 7月至1999年12月,平均每年觀察及追蹤壽山臺灣獼猴超過180天以上。同時經由個體辨識, 來確定猴群之成員組成變化以及行為。目前壽山臺灣獼猴之猴群數有22群,其中有2群,正在追蹤 中;其數量約為780隻,但近年來增長率有趨緩之勢。(在此請思考:1998年8月底,猴群數有16群 ;其數量超過 700隻以上,再加上1999年出生的嬰猴之存活數,為何目前只有約為780隻;而且其 中又有新發現的猴群,統計於內)。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歐洲野牛


歐洲野牛(學名Bison bonasus)為美洲野牛屬內的一,且為歐洲最重的陸上動物。一般的歐洲野牛約長2.9公尺,高1.8至2公尺,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屬的美洲野牛較瘦及較輕,且在頸部、頭部和前半部的毛髮都較短。歐洲野牛居住在森林裡。由十九世紀的一些文獻可知其天敵只有。歐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學地記載是在1758年由卡爾·林奈所完成。後來有一些記載將其和美洲野牛視為同種。它和原牛不同。(在英語裡,原牛的英文名稱aurochs亦被用來指歐洲野牛。)
其現在為瀕危物種。在過去,它們常被殺來製成皮革角杯

瀕臨絕種
西歐,歐洲野牛除了亞耳丁之外的其他地區都絕跡了,但只維持至14世紀。最後一頭歐洲野牛死於1790年川西凡尼亞
在東歐,歐洲野牛被規定為波蘭君主立陶宛君主俄國君主的財產。波蘭國王西格蒙德一世16世紀中葉下令盜獵歐洲野牛為死刑。儘管有這些措施,歐洲野牛的數量在接下來的四個世紀間依然持續地下降著。波蘭的最後一頭野生歐洲野牛於1919年被殺,而世上最後一頭野生歐洲野牛於1927年西高加索被屠夫所殺。那個年代的歐洲野牛剩下不到50頭,全部都在動物園裡。
在1951年,歐洲野牛開始被重新放歸大自然。牠們多發現在一些禁獵區例如西高加索俄羅斯波蘭白俄羅斯。牧群多數發現於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吉爾吉斯坦。分佈在30個國家的動物園中還有許多歐洲野牛,2000年約為3000頭,全部都是12頭野牛的後代,由於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樂觀。

逸事

1969年蘇聯郵票上的兩頭歐洲野牛
歐洲野牛(斯拉夫語言種為Zubr) 是白俄羅斯最大型的野生動物。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弓足梢蛛


弓足梢蛛(拉丁文學名:Misumena vatia),又名弓足花蛛或姬花蛛,是分佈在全北區的一種蟹蛛
雄性弓足梢蛛較雌性細小,最大隻有5毫米,而雌性則可達1厘米。雌性幼蛛在初夏很細小,並不起眼。
弓足梢蛛可以呈黃色白色,看牠們所在的花朵而定。雌幼蛛更會在多種的花上獵食,如雛菊向日葵,故彷彿可以「隨意」變色。年長的雌蛛相對需要較大的獵物來產卵。



繁殖
雄性弓足梢蛛會由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尋找雌性,往往在過程中會遇上掠食者或與其他雄性打鬥而失去一條或多條腿。當發現雌性的時候,雄性會爬到雌性的頭及末體到達其底部,並會將牠的觸肢插入來使雌性受精。

幼蛛到了秋天就可以生長達5毫米,並會在地上過冬。翌年5月牠們會脫殼

變色

弓足梢蛛會在身體最外層的細胞分泌一種黃色液體色素,以達成變色的效果,這種色素其實是犬尿氨酸3-羥基犬尿氨酸[1]這種色素可以傳送至較底層,從而可以見到充滿白色鳥嘌呤的內腺,令弓足梢蛛變成白色。若牠們在白色花朵上較長時間,這些黃色色素會被排出。由於要重新分泌色素,牠們故要較長時間才能再變為黃色。一般而言,由白色轉變為黃色所需時間為10-25天,相反的則只要6天。
弓足梢蛛的變色是由視覺引發的。在弓足梢蛛的眼睛上塗上顏色,便會失去了變色的能力。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